试管婴儿技术之促排卵方案
不孕不育是一个高度遍及全球的生殖健康问题,近年来不孕症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该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与健康的一个全球性医学和社会学问题。自从1978年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英国的LDuise Brown经体外受精(IvF)而诞生,试管婴儿技术与辅助生殖技术(ART)逐渐成为不孕夫妇的重要治疗手段。ART包括人工授精(AI)、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生殖细胞及胚胎冷冻技术等。而其他ART也在快速改革发展,包括一些建立在辅助生殖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桥梁。一系列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如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VM)、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单胚胎移植以及冷冻技术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为降低常规IVF—ET的费用、风险等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是影响育龄夫妇 的普遍问题,也是全球性的复杂的性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表明,不孕症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5%~8%,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患病率可达30%,如非洲亚撒哈拉地区高达30%-40%。近年来,中国的不孕症发病率约为15%,而传统的治疗方法远无法满足需要。所谓ART是指人类不经过两性性交而是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帮助精子和卵子相互结合,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也就是用人工方法一辅助自然过程的某一或全部环节来完成生育的方法。
什么是试管婴儿的超促排卵方案?
IvF—ET是指促性腺激素进行卵巢刺激后,在超声指导下使用细针进行穿刺取出卵子,将其移人培养皿中并与100 00O~200 000个精子混合,在组织培养的条件下进行IVF,待其发育成8一细胞的早期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入子宫,使其继续生长发育而娩出。此项技术适用于女方双侧输卵管闭塞无法进行手术修复或手术失败,而患者子宫内膜及其对脑垂体激素的反应正常者;也可用于精子密度过低、精子活力差或精液量少者;或者是宫颈因素和免疫因素所致的不孕等情况。IvF—ET试管婴儿过程包括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胚胎移植4个阶段。通过不断研究,使用促性腺激素的“超促排卵”方案来诱导大量卵泡成熟的方法很快被普遍采用。促排卵阶段主要是自然周期、促排卵和超促排卵的过程。目前主要采用有控制的促排卵技术,以达到不受自然周期限制,获取多个健康成熟卵子的目的,并在授精后提供多个胚胎移植同。
标准常规的超促排卵方案包括3个基本步骤:
1、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目的是为了阻止内源性LH分泌所导致的在取卵前出现排卵,垂体降调节一般需要10~14 d。
2、降调节之后给予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开始剂量为150~300 Iu/d,注射10~14 d,以后根据个人的卵巢反应、超声监测的卵泡情况和血清E冰平进行调整。
3、当出现1个成熟的直径为18~20 mm的优势卵泡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可以刺激内源性的LH分泌达高峰,从而诱导卵泡最后成熟。而新出现的GnRH拮抗剂(GnRHA)与GnRH。相比,虽同为GnRH类似物,其作用均为移植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但两者的药理作用机制却截然不同。GnRHA通过与GnRH竞争性结合GnRH受体而达到快速抑制内源性GnRH对垂体的兴奋作用,其作用基础是GnRH。较GnRH与GnRH受体的亲和力强,且没有生物活性,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在数小时内即快速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由于GnRH。对垂体的抑制程度轻且不存在“nareup”效应,并且在更快速的垂体降调节和较少的促性腺激素使用剂量方面有更大的优势,但价钱很贵,并有可能与较低的妊娠率相关联。共培养是模拟早期胚胎发育在体内发育环境,延长体外发育时间,提高囊胚获得率的方法。因其可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特别是提高反复种植失败(IF)者的妊娠率。
近10年发展起来的共培养技术,是对培养方法的一次改良,指在卵子和精子体外受精后,置于有一定浓度共培养细胞生长的条件培养基中共培养。共培养技术能够提高体外受精率、胚胎质量及妊娠率,其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非常有益。
近年来为提高成功率在技术方面不断研究改进,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的发展有:①改进培养液的组成。②简化体外培养步骤。③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④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等。